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故事大全 > 感人故事

三嫂的幸福晚年

  • 2021-07-25 21:02:47
  • A+ A-

二零一五年春节前夕,老伴儿接到侄子(祥)的电话,电话里告诉我们:他已从东北,调到了山东兖州,并在那里买了楼房,把母亲,哥嫂,妹妹一同迁到兖州定居,在那里已有了自己的公司。并邀请我们全家到他们那里去串门儿。老伴儿放下电话,激动的和我商量,什么时间去兖州看三嫂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也很高兴,因此决定,趁着春节孩子们放假就去兖州看三嫂。
三嫂八年前得了偏瘫,生活不能自理,全靠儿女们轮流守候,小女儿(杰)为了照顾母亲,让其他姊妹放心工作,主动放弃自己的工作,放弃花前月下的美丽生活,把青春献给了养育她的母亲。
正月初四,孩子们决定自己开车去兖州,我和老伴也非常赞同。于是我们一家人,一大早,就高高兴兴的开着自家车,向山东方向驶去。傍晚我们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。祥,把我们领进两室一厅宽敞、明亮的房间里,这里住着三嫂和小女儿(杰)。我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三嫂,干干净净,胖乎乎的脸上发着光,精神很好,见到我们来,笑着点头,和我们打招呼。如果不是坐在轮椅上,根本看不出是个病人。
二零一二年暑假,我和老伴儿去东北看三嫂,那个时候三嫂,拄着拐杖,很吃力的能走几步。她见到我们,就哇哇大哭,说不出话来,我只好躲在其他房间,不敢露面,怕她哭坏了。祥,对我们说:“我妈妈听说你们要来,一上午没合眼,眼睛总是丁在门上,我让她休息,她只是摇头说不困,我想,她是想你们了。”我说:是呀,她是想我们了······”看着眼前的三嫂,我的泪水不肯坚守在眼朦里,大颗大颗的滴落下来,许多往事又浮现在我眼前。
那是一九七零年腊月,我和老伴儿,从插队的地方回到家里,准备过春节,那时我们刚刚处了朋友,正准备结婚。一天,我们在街上闲逛,快到中午了,老伴儿说,要领我到他三哥家去吃午饭,顺便要我认识一下三哥、三嫂。我拿出身上仅有的五角钱,给孩子们买了一包糖块,作为见面礼。
当拉开房门,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间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屋子,做饭的地方,也就一平方米左右,一铺用黄油布铺着的通常火炕,散发着热气。三哥坐在炕头上,三个小孩子围坐在两边。(那个时候,三哥就有病了,经常歇病假)。三嫂站在地上忙着招呼我们,经过介绍以后,我赶紧掏出糖块分给孩子们,孩子们接过糖块,都跑到炕里边玩儿去了。三嫂还一个劲的说:“看你,来就来呗,还买什么糖块呀。”听了三嫂的话,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,只是微微地笑了笑。老伴在外屋帮着三嫂忙活午饭,我伸不上手,只好站在炕沿边上逗着孩子。
这时我才仔细地打量着这间屋子,房间虽然窄小,但却充满了阳光。一对被架起的木箱上摆放着干净光艳的玻璃器皿,那对插着假花的绿底红花的玻璃花瓶格外显眼。再看一眼,那花花绿绿的被子整齐的叠放在一起,白色窗帘更显魅力。三个孩子的衣服上,虽然打着补丁,但都很干净。看到这一切,我对这个屋子里的女主人由衷的感到钦佩。
一九七一年春节,我和老伴结婚了,三嫂带着孩子们来参加我们的婚礼。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接触,我们自然的很熟了,我捧出一大把糖块给孩子们,让他们装在衣服口袋里。孩子们对我很亲,我也喜欢他们。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,孩子们也高兴来我这里玩儿,我也常去他们那里,走动的很勤,也很融洽,也很团结。
好景不长,没过几年,三哥的病越来越重,去过几个大医院也没治好,最后还是与世长辞了。三哥走的那天,我和老伴带着两个孩子,去看三嫂,孩子又哭又闹,我帮不上忙,只能添乱,我只好带着孩子离开了。回到家里,我的心里总惦记三嫂和孩子们,眼前怎么也抹不去三嫂痛哭的情景。真是没有办法,那个时候,我们还是知青,自己的日子还很难熬,也帮不上别人的忙,只有泪水滴在心里。
三哥走了,以后的日子怎么办?压抑的心情让我更加替三嫂难过。可是困难压不住强者,三嫂凭着她那股倔劲,到劳动服务公司,干起了拉小车的活,三嫂在老家时担任过生产队会计,因此没多久就去了服务队里做了会计工作。十一岁的大儿子,君,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,学习之余他带着弟弟妹妹拎起了小筐,捡拾火车机头上清理下来的煤核,又去储木场捡树皮,用来烧火做饭,取暖。节省了很大的一笔生活开支。邻居们都夸赞几个孩子懂事,夸三嫂是个女强人,教子有方。
几年过去了,君,初中毕业了,君的学习成绩是百里挑一的好成绩,可是懂事的君却主动放弃高考,被照顾到机务段做了一名火车司机。他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帮着妈妈挣钱,让弟弟妹妹们无忧无虑的考学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又过了几年,君的苦心没有白费,他的妹妹和弟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有的进了政府单位,有的在发展自己的事业。他们都住在宽敞明亮的居室里,守着母亲,过着幸福的生活。 现在的三嫂虽然话说不清楚,但是从她的表情上,可以看出她是满足的,是幸福的。

上一篇:不差钱儿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');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