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脑袋决定,直接拍到了自己脸上
- 2023-04-04 21:43:38
今天看到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,陕西西安某地某村的村干部,在群里发出倡议称,按照国家创建诗画品质新区,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,严禁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爬藤、插杆类蔬菜,比如黄瓜、西红柿、西葫芦、北瓜、丝瓜等。还说要派专人过去检查,一经发现有谁违反倡议,要当即拆除。
简直是可笑至极!
前面你既然说是倡议,就说明不是强制,应该允许有人不附和。那么对于不执行倡议的人,你可以说服教育,也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请别人理解,但你不应该采取强制手段去干涉别人,否则就不能说你那是倡议,而应该是明令禁止。
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几乎是倾巢涌向城市,或打工,或以其他方式谋生,留守的多半是老弱病残手无寸铁的农民。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,一年到头,指望的就是脚下的土地能多收一点粮食,多收一些蔬菜,换回生活日用品,至少维持个温饱。突然连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菜的权利都被剥夺了,你让他去喝西北风么?
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村干部不是吃粮食长大的,如果他从小生活在农村,或者他长期真正与农民生活在一起,他一定会体恤农民的疾苦,想农民所想,打死他都不会做出这样没常识、没人性的事来。
创建诗画品质新区是好事,让农村变得更文明更美丽也是广大农民的向往,是一定受百姓欢迎的。我就见过有的农村不仅街道干净整洁,而且临街的院墙上还用壁画装饰,内容有的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有的是宣传党的富民政策,有的是普及生活常识,都是积极健康向上有益于百姓生活的。这样设计的确可以打造文明乡村的文化氛围,让农民在劳动之余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美好。
但仅仅为了外观上的好看,就丢掉人民赖以生存最本质的东西,你让他不吃不喝,就只享受精神生活,估计没有人会答应,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舍本逐末。
就像那个让低收入人口出租自家闲置的房子,或者用自家的车跑滴滴的某著名高校教授,他根本不了解低收入人口的现状是什么样的。按照他的标准,我到目前连低收入人群都算不上,都比不得,因为我既没有多余的房子去出租,也没有闲置的车子去跑滴滴。假如有两套以上的房子还算低收入,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宣布国民已经全面实现脱贫致富、进入小康社会了。
这些脱离群众的干部、专家,从来不到基层体验生活,根本不食人间烟火,真是比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为可笑。
该村干部的聊天记录曝光以后,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,或许迫于舆论的压力,上级主管部门言明要村干部撤销不当倡议,面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,并取得村民谅解,同时要求村干部举一反三,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。
我觉得假如没有网友把事情公开发布,上级主管部门会发现有这样的倡议吗?如果他们知道有这样的倡议,是会表示支持还是反对呢?还可能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,或者倡议本来就是他们下达的也说不准呢!如果没有网友干预,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的瓜果蔬菜,真的可能就被强行拆除了。
我总是不理解,这种事后诸葛亮几乎每天都在发生,且层出不穷。这类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出现,也不是仅在当地才有,为什么这些干部就不能作为借鉴,平时口口声声为百姓着想,却是伤民的事情一再出现,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呢?为什么我们有些管理人员总是后知后觉,在事情发起之初不做好调研,一拍脑袋就草率做出决定,直至事情闹大,陷于被动,面子和态势都不好挽回,才亡羊补牢。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呢!
是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还是从来就高高在上,根本就不关心基层百姓的急难愁盼,或者是抱着侥幸心理赌一把,万一村民没有什么反应呢!
这个村的村民还算幸运,不当倡议被及时纠正,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村干部违拗民意,报应不爽。拍脑袋的决定,直接打脸,也算是大快人心吧!
简直是可笑至极!
前面你既然说是倡议,就说明不是强制,应该允许有人不附和。那么对于不执行倡议的人,你可以说服教育,也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请别人理解,但你不应该采取强制手段去干涉别人,否则就不能说你那是倡议,而应该是明令禁止。
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几乎是倾巢涌向城市,或打工,或以其他方式谋生,留守的多半是老弱病残手无寸铁的农民。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,一年到头,指望的就是脚下的土地能多收一点粮食,多收一些蔬菜,换回生活日用品,至少维持个温饱。突然连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菜的权利都被剥夺了,你让他去喝西北风么?
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村干部不是吃粮食长大的,如果他从小生活在农村,或者他长期真正与农民生活在一起,他一定会体恤农民的疾苦,想农民所想,打死他都不会做出这样没常识、没人性的事来。
创建诗画品质新区是好事,让农村变得更文明更美丽也是广大农民的向往,是一定受百姓欢迎的。我就见过有的农村不仅街道干净整洁,而且临街的院墙上还用壁画装饰,内容有的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有的是宣传党的富民政策,有的是普及生活常识,都是积极健康向上有益于百姓生活的。这样设计的确可以打造文明乡村的文化氛围,让农民在劳动之余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美好。
但仅仅为了外观上的好看,就丢掉人民赖以生存最本质的东西,你让他不吃不喝,就只享受精神生活,估计没有人会答应,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舍本逐末。
就像那个让低收入人口出租自家闲置的房子,或者用自家的车跑滴滴的某著名高校教授,他根本不了解低收入人口的现状是什么样的。按照他的标准,我到目前连低收入人群都算不上,都比不得,因为我既没有多余的房子去出租,也没有闲置的车子去跑滴滴。假如有两套以上的房子还算低收入,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宣布国民已经全面实现脱贫致富、进入小康社会了。
这些脱离群众的干部、专家,从来不到基层体验生活,根本不食人间烟火,真是比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为可笑。
该村干部的聊天记录曝光以后,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,或许迫于舆论的压力,上级主管部门言明要村干部撤销不当倡议,面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,并取得村民谅解,同时要求村干部举一反三,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。
我觉得假如没有网友把事情公开发布,上级主管部门会发现有这样的倡议吗?如果他们知道有这样的倡议,是会表示支持还是反对呢?还可能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,或者倡议本来就是他们下达的也说不准呢!如果没有网友干预,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的瓜果蔬菜,真的可能就被强行拆除了。
我总是不理解,这种事后诸葛亮几乎每天都在发生,且层出不穷。这类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出现,也不是仅在当地才有,为什么这些干部就不能作为借鉴,平时口口声声为百姓着想,却是伤民的事情一再出现,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呢?为什么我们有些管理人员总是后知后觉,在事情发起之初不做好调研,一拍脑袋就草率做出决定,直至事情闹大,陷于被动,面子和态势都不好挽回,才亡羊补牢。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呢!
是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还是从来就高高在上,根本就不关心基层百姓的急难愁盼,或者是抱着侥幸心理赌一把,万一村民没有什么反应呢!
这个村的村民还算幸运,不当倡议被及时纠正,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村干部违拗民意,报应不爽。拍脑袋的决定,直接打脸,也算是大快人心吧!
很赞哦! ()